古人云: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洁。”百年来,廉洁文化建设始终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,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,多次发表重要讲话、提出明确要求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,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、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,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。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,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,更加注重正本清源、固本培元,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涵养求真务实、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。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,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,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,把以权谋私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。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,要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,使纪律教育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、融入组织管理全过程。
为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涵养求真务实、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,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。河南工业大学纪委与河南廉政文化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了“崇廉尚洁树新风 奋楫笃行启新程”廉洁主题征文比赛,组织青年干部、青年教师、青年学生参观河南省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展馆,结合参观感受,围绕“党员干部廉洁从政、教师廉洁育人、学生廉洁养成”主题进行创作,讲述廉洁故事,抒发廉洁感悟,传递反腐正能量。大赛得到了河南工业大学师生干部的广泛参与,共收到来稿401篇。经河南工业大学纪委和河南省廉政文化教育中心组织专家评审,评选出一等奖15篇、二等奖26篇、三等奖45篇、优秀奖31篇。现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,传播优秀廉洁文化,大力弘扬崇廉拒腐社会新风尚。
廉先生的赛清风
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沈雯瑀
黄河流域,中原沃土。坐落着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镇——莲镇。莲镇莲镇,却没有莲花。有的是青山绿水间,有的是安居乐业地,有的是笑语盈盈和谐共天年。
冬月某天,镇上来了一个怪人,他自称“廉先生”,来自江南,北上至黄河一带。他赠了莲镇一茎莲花,他告诉镇长,莲镇只要保持“清风”,就能生出一池又一池的莲花。这一茎莲花被镇长高洁置于了镇中的池子里。而廉先生呢,据说是继续北上了,等来年夏月,它会回到江南,中途会经莲镇,来参加小镇一年一度的“赛清风”。
说起这赛清风,可大有来头。据说古时候镇上来了个被贬的清官,两袖清风一挥便涤荡了旧日的污浊,将那乌烟瘴气从莲镇给拂去了,只是不知哪日他竟莫名失踪了,留下了一朵纸做的莲花在河中漂荡,那纸莲伴着清风远去,又带来了一位又一位才子志士,慢慢的就有了今天的莲镇。因而,居民每年初夏会在河中赛起纸莲,一朵又一朵莲花伴着清风飘向远方,寄托了居民们美好的祈愿。而赛的最远的莲花,则代表其主人将来能青云直上——意为“赛清风”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除夕将至。灯笼灯爬上了屋檐,莲花也开了满池。这“廉先生”也是真神乎,竟真的让这莲镇在寒冬里有了莲花。不久,坊间就开始有了传言,说那“廉先生”是神仙下凡,须得香火供奉;一说那“廉先生”是清官再世,向镇里来讨要报酬来了。打从这年起啊,这莲镇才算得上是真有其名,毕竟——这纸莲变成了真的莲花。
……
“老高!”一个总角之年的少年在池边戏水,“你说,这莲花咋一动不动的呢……几个月了也不会凋零。”
“什么老高老高的,好好说话——”妇女将少年从池边拉回来,“叫爹。”
“爹——”少年扯了扯嘴角,做了个鬼脸。
“行了,随他去吧。晚些采点莲子给镇上的居民分了。”高洁拎着少年的领子往回走,留下妻子在池边采莲。
漫天飘雪,春光将至,美人采莲。倒也是一幅别样的美景。
只是天黑了之后,这景致却变了一番模样。几个男人从山头提着灯一路下到池边,把一些粮食放在莲心,然后退到池边全身趴在地上,嘴里念叨着些什么。
等天亮之后,稍微仔细瞧瞧新来的粮车,就会发现粮袋好像都少了点,再仔细看看莲池,那上头的粮食也消失不见了,连同那朵承载粮食的莲花一起。而每天,镇上也会少几个人,有的去大城市当了官,有的去南方发了财,总之——都是飞黄腾达的了。
日子又一天天地过去,清明将至,时雨濛濛。镇长老高家的孩子到池边戏水,瞧见那洁白的莲花心里却不是洁白的,走近一看,竟是金灿灿的金子。少年摸不清情况,被这景况吓了一跳,玩也不玩了,撒腿就跑回去找老高了。
……
“老高!我刚才搁莲池边上玩,你猜我见着什么?”少年到了屋里门也不敲就朝高洁冲去。
“阿风见着什么啦?”高洁将少年抱住。
“金子!”
“那阿风有没有把它捡了来啊?”男人揉了揉少年的脑袋。
“没有!财非义而不取;无功不受禄……”少年轻轻打了打高洁的腰,“这不是您教的吗?”
“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”
“我们要——先弄清来龙去脉!”
于是,趁着入夜,一大一小悄悄地出现在了池后的石块后。
约莫过了半刻钟,一行人从山头提着灯一路下到池边,将金子置于莲心——哦,不止金子,还有女人的钗子……然后,他们对着莲花念叨着什么求财求权的,便一脸得意飘飘欲仙的模样回镇上去了。
老高和阿风便见到昨夜的那些面孔离开了莲镇,说是要出去发展,没几个月,就传来了谁谁谁在北边当了头头,谁谁谁在南方赚得盆满钵满。当然,那晚在莲池里的莲花也消失不见了。
……
“阿风,我的账本看着没啥问题,但总是少两页。”老高打那天后便没再去过池边,徒留少年一人去“探险”“还有你阿娘,说下发的粮食总是少二两。你数学好,帮我们瞧瞧,这是咋回事。”
“老高,这跟数学没关系。”
“那阿风觉着跟什么有关系啊。”
“莲镇有不正之气。”少年拿着一茎莲花,莲心里头金灿灿的,“书上说莲当出淤泥而不染,而这莲花虽是不染淤泥,却满身的铜臭之味,何以当得起我们莲镇之名?”
“那——依阿风之见,该如何办呢?”老高满意地摸了摸胡子。
“当从根源捉起,那池莲花一把火烧了便是!”少年说着话还带着些许兴奋。
“何以安民心?”
“只要心中有莲,便可步步生莲。”少年此刻的模样,倒像是那百年前的清官,“我莲镇百年以来安居乐业,居民幸福美满,官员勤政爱民,何须此等莫须有东西来证明?”
当晚,一把火烧尽了莲池,星火荡漾一片,火红却不浪漫。
然后,镇长高洁竟莫名失踪了,留下了一朵纸莲在河边飘荡,镇中的池子也变成了空池。少年接过了父亲的重担,重铸着莲镇居民的信仰。
后来,莲镇居民还过着和以前一样安居乐业的生活,在这青山绿水间幸福地生活着,一朵朵莲花自居民心中开出,荡起一层层涟漪,漫向南北八方。而坊间又有了新的传言,今天南方的大亨偷税漏税被捕,明天北方大官贪污敛财落网……却丝毫没有影响莲镇的居民们,以及——从这里奔向各地的有志青年们。
……
恰逢人间六月,莲镇举行了一年一度的“赛清风”。听闻某天傍晚,河边有一朵纸莲特别的美,那是廉先生放的。那朵纸莲飘到了镇长的手中,夹带着一封信,信中说:
阿风近来可好,我见四海清平,甚是欣慰。
原来那高镇长不姓高,姓莲,莲高洁。
那现在的镇长叫什么呢?
叫清风,“赛清风”的清风。